中新网呼和浩特9月14日电 (记者 张玮)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14日召开秋季旅游新闻发布会,策划推出152项秋季文旅活动。
内蒙古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蔚治国介绍,2023年1月至8月,内蒙古接待国内游客1.5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98亿元,分别是上年同期的2.24倍和2.85倍,是2019年可比口径的1.38倍和1.44倍;接待俄罗斯游客11万人次、蒙古国旅客68.4万人次,分别占全国接待量的89%和90%。
资料图。图为网红打卡地阿尔山火车站。 阿尔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围绕秋季旅游产品特点,发布会上发布了152项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秋季文化和旅游活动,并重点介绍了阿拉善英雄会、额济纳金秋胡杨生态文化旅游节、兴安盟五角枫文化旅游节等3项主题活动安排。
蔚治国称,内蒙古全区426家A级旅游景区不停业、不打烊,新晋级的13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27家3A级旅游景区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游客。
“旅游度假区、自驾车(旅居车)营地、露营地及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等旅游新业态品牌已准备好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及活动。”蔚治国说,10条秋季旅游精品线路和1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将秋季旅游产品诠释得淋漓尽致。
资料图。图为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 张玮 摄
内蒙古还重点针对秋季特别是中秋、国庆假期旅行,推出“呼伦贝尔号”“草原之星”“乌兰察布号”多款旅游专列产品,满足游客出行需求。
此外,9月下旬将在赤峰市举办2023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发展大会。
内蒙古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张文俊介绍,大会将采取“1+1+10”模式,集中安排1个开幕式、1个工作会议和10项重点活动,包括“我和草原有个约定”内蒙古文创旅游商品展、“北疆文化”主题展、赤峰非遗文化展、乡村文化艺术展、文旅赋能乡村振兴成果展演展示等主要活动。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除了丰富的秋季活动外,内蒙古在招徕区外游客、鼓励“内蒙古人游内蒙古”方面,还优化细化了秋季“旅游专列”“包机和招徕区外游客入内蒙古”两项奖励政策,即自9月15日至10月31日,不论区内、区外过夜游客,经旅行社企业组织在内蒙古旅游的,均可享受专项奖励政策,过夜旅游团队最高可获得50元每人次的补贴,旅游包机、专列分别可获得最高10万元和4万元奖励。(完)
中新网9月14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叠加,民众拥有了长达8天的“PLUS版黄金周”,各种长线游也被提前安排起来。
但当打算出游的人们准备预订酒店时,不少人被翻倍的价格“刺了一刀”。
资料图:江西南昌站,众多旅客到站。 刘力鑫 摄
涨涨涨!“十一”假期热门酒店价格翻倍
“‘十一’假期想去洛阳玩,一看酒店价格,直接翻了四倍,干脆住公园长椅好了。”“9月27日还是200多元,后一日直接飙到1600多元,住一晚比我的房租还贵,还是适合在家躺着。”
打开各大社交平台,不少网友反映,“十一”假期,酒店正在涨价。
去哪儿大数据显示,截至9月11日,“十一”假期全国机票预订热门城市前三名为:上海、北京、成都。其中,北京地区酒店预订较为热门的商圈有前门/天坛公园/崇文门、天安门/王府井地区、国贸地区等。
中新财经记者13日在某在线预订平台搜索北京前门附近的酒店,多数酒店的标价在“十一”假期有较为明显的涨幅。以北京王府半岛酒店为例,其豪华套间大床房,平常工作日的标价为2630元,“十一”假期的价格能涨至3738元。
一直以来,上海迪士尼乐园都是热门旅游景点。某在线预订平台显示,9月17日还是2482元的上海迪士尼乐园酒店豪华花园景观双床房,假期期间涨到了5634元,价格涨超一倍。
某在线预订平台显示的上海迪士尼乐园酒店价格。
除了北京、上海等传统客流集中地,在亚运会的带动下,近期杭州成为热门旅游城市,叠加即将到来的“十一”假期,也让当地酒店价格“水涨船高”。
如,桔子水晶杭州滨江奥体中心酒店,平常工作日期间榻榻米大床房低至361元,假期期间最高涨到993元,价格涨近3倍。
酒店民宿毁约现象重现
“十一”假期期间,除了热门城市酒店价格翻番,之前饱受争议的酒店民宿毁约现象也开始“露头”。
酒店要装修、没有空余房间、房子已经租出去了、系统还未更新价格……从网友留言来看,酒店民宿要求取消订单的“理由”五花八门。
目前在上海生活的阿吉,就遇到了商家宣称无房,要求退房的情况。
据阿吉描述,“十一”假期因为要去山东沂水,就在当地的旅馆预订了7晚的房间,但酒店以无房为由要求其取消订单。
阿吉留意到,在预订平台上该旅馆不仅还有房,且涨价颇多,便联系了平台方。“平台方告知我,不是酒店满房,而是国庆期间房源涨价了,旅馆不想履约,并提出返红包或赔付首晚房价的方案。”
阿吉表示,后经多次沟通后,预订平台提出愿意凭发票报销订单总额,但她还在考虑,“虽然全额报销400多元,但如今周围房价已经涨到7晚总价1500元以上了,最后还是顾客吃亏。”
“经营者不得恶意毁约或以次充好”
对于假期期间部分酒店翻倍涨价的现象,九和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闫兵表示,酒店受区位、气候、节假日等因素的影响,其价格会有波浪式的起伏调整,这些都属正常的市场规律。
“但如果商家仅图一时的经济利益,无度涨价,则可能影响游客的消费感受,进而对该地的旅游业产生间接影响,即便从经济规律的角度分析,涨价也应当在一个合理的幅度内。”
至于一些旅客遇到酒店民宿毁约的情况,闫兵认为,“通常消费者在使用平台预订酒店时,会收到一个确认单,此时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合同关系即已成立,经营者要求退单或涨价的行为都涉嫌违约。”
今年5月,中消协就曾点名“五一”住宿价格普涨等现象。面对即将到来的“十一”假期,13日,中消协也联合中国饭店协会发布倡议,提出经营者不得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住宿餐饮经营者应当遵守诚实信用原则,不得恶意毁约或以次充好。
两协会也提醒消费者,主动参与监督,在遇到恶意毁约等情况时,积极通过向消协组织投诉或者向有关部门举报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中消协官网截图。
另外,记者注意到,近日,安徽、青岛、福州等地也已发文,规范中秋国庆旅游市场价格行为。
其中,福州五部门联合发布的提醒告诫书中提到,定价时既要顺应市场规律,又要履行好社会责任。宾馆酒店经营者不得在电商平台等渠道预订客房订单生效后,单方面毁约,擅自提高订单价格或不履行价格承诺。(完)